文章最后更新时间:2023-09-30 15:33:07,由管理员负责审核发布,若内容或图片失效,请留言反馈!
图说:卢浦大桥采访对象供图(下同)
新民晚报讯(记者裘颖琼)作为世界最大跨度的钢箱拱桥,卢浦大桥于2022年6月启动首次结构性大修工程,于近日竣工验收。为了让大桥“强身健体”,始终保持“年轻态”,此次大修主要涉及水平拉索系统、检修步道、除湿系统、内涂装、排水系统、声屏障路等。
要打造“百年大桥”
更要注重保养
2003年6月28日上午,上海黄浦江上的第六座大桥——卢浦大桥建成通车。卢浦大桥的建成,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。南北高架路的南延伸部分延伸至卢浦大桥南端,引桥连接浦东、浦西两地,缓解了市区交通拥堵的状况。同时,卢浦大桥桥身外形优美,宛如一座曲线优美的彩虹横卧于黄浦江上,成为上海标志建筑之一,更是拥有“世界第一拱”的美誉。
然而,卢浦大桥自建成通车以来,历经20年的高负荷运行(双向日平均流量13万辆次),大桥水平拉索系统、除湿系统、内表面涂装、边跨排水等先后出现缺陷和病害。上海市政总院卢浦大桥大修设计负责人王瑞龙告诉记者,卢浦大桥整个主体结构设计寿命是一百年,但附属结构的设计年限不一样,比如伸缩缝设计年限通常在15年,吊杆通常在20年,涂装在15年至20年,因此要打造“百年大桥”,不仅在建,更在养护。
而历年来,卢浦大桥也已完成多次维修:2016年水平索锚头整治;2017年,路面铣刨加罩;2018年外涂装维修以及景观提升;2023年,结构性维修。
图说:卢浦大桥于2022年6月启动首次结构性大修工程
“此次结构性大修主要为了增强主体结构的防护,更换寿命到期的附属设施组件,对于确保大桥主体结构的使用安全和百年设计使用寿命十分关键。”王瑞龙说,通过此次大修,进一步提高了桥梁结构稳定性、提升桥梁外观形象、强化智慧数字化特性。
“马鞍形”托架除隐患
桥梁“祛湿”有“疗法”
此次大修前,设计团队就对卢浦大桥进行了一次“体检”。体检后发现,横向贯穿于桥面及桥体的16根水平拉索饱经多年风霜,用于支撑水平拉索的竖向托架产生易脱空、损坏的情况。
图说:“马鞍形”新型托架更换前后
“水平拉索是卢浦大桥的‘生命索’,主要用于平衡卢浦大桥主拱所传递的强大水平推力(约2万吨)。”王瑞龙说,原来下方采用的尼龙托架已经老化,部分甚至有开裂现象。因此,项目团队要将1000多个尼龙托架进行更换。为此,项目团队研制出的可调节高度的“马鞍形”托架,显著增加了承重面积,确保竖向托架不脱空,降低了因托架稳定性造成的安全隐患。
此外,卢浦大桥是一座钢结构桥梁,下方又是黄浦江。随着桥梁使用年数增加,桥梁内部“湿气”会影响桥体的整体安全质量。“桥内湿度控制在45%以下,才能达到良好的除湿效果。”王瑞龙说,针对除湿设备老化、除湿效果下降的现状,团队通过优化送风回路、增换除湿设备,实现开机24小时,把桥内湿度控制在45%以下,达到良好的除湿效果。此次大修中,团队还运用环保水性涂料,将整座桥体的主拱、主梁内部全部进行了重新涂装,来双重保证内涂装不锈蚀。
为了营造舒适安全行车体验,此次大修中,道路照明由原高压钠灯改造为LED节能灯,不仅有效降低了能耗(节能减排41%),还能更好地模拟自然光,更清晰地照亮路面,保障夜间行车安全。同时,LED灯具可以更好地融入城市的景观设计中,提升城市的美观度。
由于维修人员进入桥体内部很复杂,一个是比较困难,一个是周期较长。为了日后的巡检,此次大修中,维修团队还在卢浦大桥内部增加了温湿度的传感器,以及视频摄像头,可以实时查看桥体内部情况,对大桥进行健康监测。“杨浦大桥目前已经实现数字孪生,通过各类感知设备来实时显示大桥的‘生命体征’。下一步,卢浦大桥也会考虑做数字孪生这一块。”王瑞龙说。